货车司机拉橘子不能走“绿通”,不新鲜不是收费理由
橘子不新鲜所以不能走“绿通”?
据极目新闻报道,一名货车司机最近发视频称,自己拉一车橘子经过浙江台金高速涌泉收费站时,工作人员拒绝让其走“绿通”。该名司机晒出的截图显示,其从湖南资阳上高速,途径江西到浙江,通行费一共是999元。
12月30日,台金高速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收费站工作人员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的,当事司机运送的橘子并不新鲜,不符合“绿通”的要求,而且司机称橘子是拉到罐头厂加工做原材料的,并非市场售卖,也是不享受“绿通”政策的。
橘子不新鲜,且被用来做罐头,所以不能走“绿通”,必须收高速费?
“绿通”政策始于2009年,彼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通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当然,并不是所有鲜活农产品都符合“绿通”政策,必须得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才行。像蔬菜还得参照《新鲜蔬菜分类与代码》,符合“蔬菜叶片或其他可食用部位具有一定的光泽和水分,没有发生萎蔫现象”的要求。
正常拉到市场售卖的橘子,肯定是符合“绿通”政策的,但外观看上去不那么新鲜的橘子,该不该享受免费通行,确有一定争议。
从上述货车司机发布的视频看,他拉的这车橘子较正常橘子色泽偏深,部分橘子皮甚至有点黑了,卖相并不好。但这能说明整车橘子不新鲜吗?
显然有点牵强。橘子柚子这类水果,时间放久了或者摘取时间偏晚,颜色变深失去光泽是正常现象。剥开外层皮,里边的果肉其实还很新鲜,口味甚至更甜。用判断蔬菜的标准来判断橘子,似乎并不太合适。况且上述标准本身就略模糊,主观性很强。
而对于橘子用做罐头该不该免高速费,同样存在争议。畜禽、水产品、瓜果、蔬菜、肉、蛋、奶等的深加工产品,按规定是不适用“绿通”政策的。
不过,根据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2022年联合下发的通知,其对农产品深加工参照了农村农业部的标准,即“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在粗加工、初加工基础上,将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活性物质和副产物等进行再次加工,实现精加工、深加工等多次增值的加工过程”,对于去皮、去叶、清洗、分割等粗(初)加工的目录内鲜活农产品,可以正常享受“绿通”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罐头属于“深加工”产品,可用做罐头原料的橘子,它要么是新鲜水果,要么属于粗(初)加工产品,咋就不能走“绿通”呢?
现在是橘子收获季节,湖南是橘子的重要产地,拉这么一车橘子到浙江,光高速费就收了近千块,还不包括油费、伙食等,司机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甚至可能会倒贴。以后还会有谁愿意拉?不拉橘子只能烂地里,受伤的又会是果农。
国家出台“绿通”政策的本意,是让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更高效供应到市场,也能降低运输成本,适度减轻供需两方的经济负担。仅仅以橘子不新鲜,被用做罐头就判断其不能走“绿通”,怕是站不住脚,也不符合政策的初衷。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