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粤网

您好,欢迎访问东粤网!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防风险仍是主要任务

2023-01-19 14:32分类: 国内讯息 阅读: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防风险仍是主要任务

2023年,为企业纾困、防范风险,成了各地的重点任务。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随后,财政部公开了几份对2022年政协委员提案回复的函,其中就有两则涉及到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也表示,要严格财政收支规范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明年将大力加强财会监督,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加强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断提升监督效能,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财政部长刘昆指出。

而在地方,近期各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也相继召开,其中,四川、湖南、安徽、江苏、陕西、重庆等17个省市围绕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做出了工作部署。

“防范化解风险就是稀释分子、做大分母,因此,只有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在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化解重要风险点,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防范化解风险的一个有力依托在于保持经济合理增速,2023年我国经济整体好转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因此,要释放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信号,为筑牢风险“防火墙”奠定坚实基础。

防风险仍是主要任务

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仍压力重重。对此,在全力保增长的同时,防风险至关重要。

银保监会对此指出,前瞻应对信贷资产质量劣变风险,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落地。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而在地方隐性风险方面,财政部已经开展多年强化隐性债务监管,效果显著。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中央强化隐性债务监管,在遏制隐性债务增长的同时,也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经过5年的强监管,当前,隐性债务增长势头初步得到遏制,财政第一大省广东在去年率先实现全域隐性债务清零,北京、上海也被纳入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存量隐性债务也已经化解三分之一以上,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总体可控。

不过,对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隐性债务化解仍面临挑战。对此,财政部表示,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

这也是近年来财政部的一贯口径。据了解,隐性债务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借,不分金融机构违规大肆放贷,等待政府兜底,对此,中央多次强调,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坚持谁举债谁负责,要打破政府兜底幻觉,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促进地方理性举债。

此次,财政部在对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也表示,要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财政部的分类,融资平台公司分成几类。对承担政府融资和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职能的融资平台公司,推动各地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归并同类业务,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转型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运营等领域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对只承担政府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偿还债务的“空壳类”融资平台公司,要求各地一律按法定程序撤销;对承担一定政府融资职能的其他国有企业,取消其政府融资职能。

按照这种划分,财政部要求,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妥善处理债务和资产。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纾解企业困难行在路上

不只是防风险。

按照财政部工作安排,下一步,还将完善税费支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

银保监会也将扶植实体经济当成2023年工作重点。

按照计划,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中高端制造业集聚,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和保险资金投资。加强对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促进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财政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断提高支出效率。 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健全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财力保障。

按照会议要求,明年政府将继续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支出,从而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将会继续加强,真正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必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这和2022年的“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更可持续”有所区别,更接近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

“建议明年进一步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积极的总量宏观政策对冲下行因素,财政赤字率设定3%,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提供系统性的破解房地产和中小企业困境的方案,将中国经济加速引入新发展格局。明年的宏观政策在总体上不能以应急作为主基调,而应该以未来的持续复苏、持续稳健增长作为核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表示。

郑重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粤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把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下一篇:猪肉价格旺季不旺:龙头猪企销售收入下降约两成,加速出栏能否挽回颓势?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东粤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