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粤网

您好,欢迎访问东粤网!

大模型现场“出诊” “AI+医疗”商业化提速

2025-07-28 15:30分类: 观察 阅读:

 

AI中医现场“望闻问切”,智能助手实时生成抢救方案,AI疗愈师定制专属声音疗愈处方……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实探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时看到,多款医疗大模型、智能体上新,现场“出诊”,智慧医疗加速“落地生根”,融入实际诊疗流程。

AI中医现场“望闻问切”,智能助手实时生成抢救方案,AI疗愈师定制专属声音疗愈处方……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实探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时看到,多款医疗大模型、智能体上新,现场“出诊”,智慧医疗加速“落地生根”,融入实际诊疗流程。

“AI+医疗”场景上新

微信截图_20250728114504.png

“伸出舌头,保持放松。”在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慧眼”)展台,“AI老中医”正现场坐诊,吸引不少体验者排队尝试。记者看到,体验者将面部靠近设备舱,屏幕上随即同步显示高清面部图像和舌象特征。双手轻放脉诊感应器,脉象数据实时跳动。不到三分钟,一份包含面诊、舌诊、脉诊分析及个性化调养建议的体质报告便自动生成。

“这台‘砭石AI中医四诊仪’搭载了公司自研的医疗大模型,融合了海量中医数据,能模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逻辑,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与处方草案,帮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智慧眼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AI在西医领域的应用已较成熟,而“AI+中医”正快速起步,公司希望用大模型为中医发展铸造科技引擎,推动传统中医在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加速突破,实现更广泛的临床落地。

“欢迎来到上海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舱,请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在上海音乐学院展区,记者体验了一种融合人工智能与音乐疗愈的全新“AI+疗愈”场景。佩戴脑电、HRV等专业设备后,记者仰躺在零重力座椅上,大屏实时捕捉脑电活动,并同步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不久后,一段融合鸟鸣、微风、山间溪流等自然音效的空灵音乐缓缓响起,现场氛围沉静而舒缓。

上海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成员杨维佳介绍,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舱是一个完整的“监测—评估—生成—体验—反馈”闭环系统。基于受试者的心理评估和实时生理数据,系统将通过音乐人工智能技术,动态生成个性化疗愈内容,为每位体验者量身打造专属的音乐疗愈方案。

该实验室主任刘灏表示,人工智能音乐疗愈是一门以音乐为核心载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它并非简单的“音乐+AI”,而是通过AI算法解析音乐声波与人体生理心理的关联,实现从“经验性疗愈”到“精准化干预”的升级。

多款医疗智能体发布

新场景不断涌现,新技术也加速落地。在大会现场,多款面向医疗场景的智能体(Agent)迎来首发。

其中,阿里达摩院发布了“平扫CT+AI”多病早筛Agent,提供覆盖多种高发肿瘤和重大慢性疾病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的AI智能筛查、精准诊断、预后优化、病人跟踪随访等生命全流程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和临床解决方案。

蓝想数科发布的“数字孪生临床医疗暨LAN-AI Agents急危重症专科智能体”,通过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与临床智能辅助决策技术,为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提供“时间敏感型”智能解决方案。

国产算力厂商华鲲振宇在本届大会首次亮相,并首发华鲲元启行业智能体,覆盖政务、医疗、金融等超20个行业。其中,医疗智能体已在实际业务中验证价值,其“AI助手”在实际应用中将单病例处理时长从30分钟压缩至1分钟,效率提升30倍。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医疗行业规模已达973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15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5%。仲量联行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应用已覆盖金融、零售、交通、医疗、工业等多元领域,其中医疗健康是投资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三大场景之一,交易数量领先且早期投资占比突出,印证“AI+”的商业化路径正加速成型。


郑重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粤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知情人士:C929目标2035年前实现商业首飞”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东粤网
返回顶部